当前位置: 首页 > 海运空运FBA > 欧洲FBA海运
发布时间: 2024-09-15 来源:欧洲FBA海运

  从前店后坊到“链”接世界,“出海”步伐持续加快,科技赋能中药材高质量生产……记者在2024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暨第40届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期间采访了解到,致力于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安徽省亳州市坚持以药立市、以药强市,做优做强中药材种植和中医药制造,在持续拓展全国市场的同时,还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世界,推动中医药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千年前的亳州,一方药圃,前店后坊,药商们制售着最初形态的中药饮片。如今,从种子种苗研发,到中药提取、配方颗粒、中成药等制造,超过2100亿元的亳州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已近在眼前。亳州中医药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集聚体系,并一直在优化,“链”接世界。

  “知名中药材产地遍布全国,亳州能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建立了集种植、加工制造、贸易流通、科研、中医药文化传播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亳州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廖自荣说。

  亳州向上承接着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较大的资源优势,下端具备历史传承的巨大药市贸易量优势。多年前,安徽省提出“将亳州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中医药之都”,亳州将中医药产业确定为首位产业。

  据了解,亳州目前已聚集中国中药、广药集团、雷允上、上海宝龙等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3家,同时也培育出济人药业、协和成药业、华佗国药等多家本土有名的公司,共同带动过去传统的中药材、饮片向中成药等现代中医药发展。

  “亳州完善的配套政策让首位产业的氛围渗透到了全市的每一个环节。”亳州市重点药企、宝龙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亦斌说,“没有产业链,中药产品的附加值很低,亳州正是形成了产业链集聚效应,让更多药企被效益和前景吸引。”2023年,宝龙药业仅投产一年就达到了产值1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亿元。

  “10年前,亳州的本土中成药企业只有三四家。通过强化招商政策,现在已有制剂生产许可的企业30多家,同时延伸出以花草茶为代表的药食同源健康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廖自荣说。

  补链、延链的同时,亳州还在强链,努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转变:医药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政府协同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平台,推动中药材贸易市场标准化国际化,扩大中医药文化传播力影响力……

  早上7时,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推着小推车穿梭于各个摊位之中,讲价议价间,推车里很快装满了各类中药材。

  这个占地1000亩的中药材专业市场被称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拥有两个交易大厅,聚集着一万多家商户,每天上市中药材2800多种,日均客流量有4万至6万人。

  “过去十年,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年销售额从300亿元左右增长至2023年的56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600亿元,这里成为全国很多药商的第一选择。”负责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运营的康美药业总裁助理、中药城板块总经理李泽彬说。

  走进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浓浓的药香扑面而来,很多细节透视出其能持续火爆的“秘诀”。

  西一门入口处,一块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显示中药材的价格和供求信息;每个摊位都附有一个绿色二维码,扫码便可看到商户的经营信息、仓储地址和投诉建议;市场显眼处张贴着智慧导览查询系统的海报,手机扫码便可一窥市场全貌……

  “在确保市场内售卖的中药材质量的同时,我们还在发展‘云上药市’。去年上线运营康美中药城甄选优品平台,在线多种药食同源产品,还在持续发展完善中。”李泽彬说。

  在持续拓展全国市场的同时,致力于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亳州还将发展的眼光投向世界,“出海”步伐持续加快。

  清洗、切片、烘干、检测……在安徽盛林国药饮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正操纵机器加工生产一批白芍饮片,这些白芍饮片将和当归、枸杞、茯苓等其他中药材一起打包,通过海运发往韩国釜山。

  “每周都会有装满中药材的多个集装箱从公司发出,送往韩国、泰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安徽盛林国药饮片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经理杨海峰说,随着海外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的提高,这几年公司的外贸从始至终保持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亳州市药业进出口额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3%,占安徽省药业进出口总值近90%。90多家药企将中药材产品出口至亚欧非近90个国家和地区。

  初秋时节,药香弥漫。在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与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种植示范基地,流转土地2000多亩,种植的白芍、白术、射干等中药材长势正旺,迎来采收期。

  “我们采用统一供苗、种植、施肥等方式,应用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确保质量可控。”亳州市沪谯药业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高贯彪说,目前该公司已在甘肃、四川等地建了120多个基地。在原材料稳定供应等加持下,公司在去年销售额超过8亿元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突破10亿元。

  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是亳州市做优中药材种植的缩影。今年上半年,亳州市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102.2万亩,规范化种植培养面积41.3万亩。

  智慧植物工厂建成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实施订单生产、探索多层种苗及植物种植新模式……走进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药用植物组培繁育中心,得益于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何首乌、玄参、亳菊等中药材原原种种苗正在培育中。

  “我们着力从源头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设,系统开展道地药材种质资源保护、药材良种繁育与药材品种创新,赋能中药材高质量生产。”亳州兴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凯说,该公司建成亳州市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完成构建亳菊、白术等中药材组培生产体系,年产原原种种苗逾1000万株,在地扩繁能力逾2.5亿株。

  据了解,亳州市推动安徽中药材种植联合研究中心开展研发服务,组建中药材种质资源创新和育种技术、中药材种苗繁育技术等科研团队;开展种质资源、绿色种质等研究课题;编制决明子、白芷等中药材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导则。“从近年来种植环节来看,机械化水平提升了,科技含量提升了,这都为中药材高质量生产注入动力。”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吴雪说。

  产业链不断延伸拓展,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潜力十足。如今,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已涵盖中药材种子种苗组培繁育、种植、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颗粒剂生产、中药流通、中医药科研、文化传播等各环节。今年上半年,亳州市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137.4亿元,同比增长8.76%。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屯溪路435号邮编:230022网站维护:安徽省卫健委信息中心网络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