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27日举行的世界级海洋港口群暨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推进会上,新华社编制的《2024年度世界级海洋港口群综合指数》正式对外发布,山东港口群跻身第一梯队。
该指数显示,第一梯队港口群不仅在业务规模和辐射能力上处于领先水平,还展现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是全球港口群未来发展的主要风向标。山东港口群在高效整合省内七大港口后,在港口规模基础的支撑下,高质量进行绿色智慧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创新出多个领先技术,为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为世界港口的新形态提供了优秀实践案例。
何谓港口群?一般而言,港口群是空间临近、存在密切竞争与合作伙伴关系的若干港口组成的群体,是区域港口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呈现出的高级形态。特别是随着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港口亟须消除无序竞争,寻求协同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区域港口从单港独立发展转向港口集群化组团化发展。
港口群作为响应全球化经济和供应链管理需求的必然产物,并非中国所独有的现象,美国、欧洲、日本都形成了各自的港口群发展路径,其主要模式包括政府主导管理、资本合作联盟、跨区域合作等。
其中,政府主导管理,即由政府负责具体监督和协调工作的港口群,比如长三角地区以市场发展和政府推动为契机,大规模开展区域港口合作,围绕上海的南北两翼港口群区域逐渐实施一体化发展。资本合作联盟,即通过资本合作伙伴关系建立港口战略联盟,包括港港联盟、港航联盟、港区联盟等,在区域内形成港口集群的利益共同体,典型的如德国汉堡港-不莱梅港口群、美国西北海港港口群等。跨区域合作,即通过跨区域合作模式,形成区域港口群协同发展体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战略协同的港口群发展模式,比如美国纽约-新泽西港口群以企业化管理方式和自给自足的财政模式实现对港口群的统一管理。
山东港口群是有代表性的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自成立以来,山东港口纵深推进“整合、融合、耦合”进程,加快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列,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作用日益显现,促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成效显著。
“中远海运将围绕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度参与山东世界级海洋港口建设,服务山东省贸易以及先进制造业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与山东港口在航运业务、通道建设、产业链、供应链融合、数字应用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共赢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服务山东及周边地区高水平对外改革开放。”中国远洋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万敏表示。
“山东港口注重与港航各方共同打造合作新平台,共建共享国际物流大通道,提升港航服务能级和韧性,创新港航枢纽功能发展,为建设世界级海洋港口群贡献了积极的力量。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建设世界港口群和国际物流大通道慢慢的变成了新时代赋予港口行业的重要历史使命。”中国港口协会会长,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表示。
前不久,在上海发布的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数据显示,青岛位列全球航运中心城市总实力第15位。
衡量国际航运中心港口城市总实力,主要有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其中,港口条件所占权重为0.2,航运服务所占权重为0.5,综合环境所占权重为0.3。青岛的港口条件位列全球前列,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全球第四和第五。
航运、贸易、金融产业融合发展,被视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标志,也是青岛一直以来着力补齐的短板。快速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需要城市深度布局高端航运服务,也需要港口自身功能转变,提升港航服务、辐射带动能力等。
“供应链综合服务体系是山东港口的核心竞争优势,包括金融、物流、贸易、航运和海外业务。”山东港口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用“山东港口,不止于港”来形容世界一流强港建设理念之变。
当前,山东港口正加快由单一港口运营商向供应链综合服务商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金融、物流、贸易、航运、海外业务等新业态蓄力生长。金融业务方面,山东港口拥有15类金融牌照和业务资质,以及30个控股类金融业态;物流业务方面,提供80余项物流服务,满足端到端全程物流需求;贸易业务方面,经营货种30余个,服务1000多家上下游企业;航运业务方面,经营船舶60余艘,总运力超110万吨,提供多元化海上运输服务;海外业务方面,落地10个海外仓,全力发展海外产业园等业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共38个项目签约,不乏共建多层次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中远海控与山东港口供应链项目合资合作等高端航运服务项目。
特别是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会上揭牌,开启了山东港口发力远洋领域、借助长期资金市场、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的新征程。该公司由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改制而来,主要是做集装箱运输及代理、油品加注及运输、干散货运输、客箱班轮运输等业务,将助力青岛航运服务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