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海运是全球贸易的动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具备成本低、覆盖广、运量大等许多优势。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海运指的是海上运输,是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
海运之所以能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主要因为具备4个无法替代:一是成本优势无法替代。二是网络优势无法替代。三是适货性无法替代。四是与贸易的关联度不可替代。
海运是全球贸易的动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具备成本低、覆盖广、运量大等许多优势。国际贸易总运量中的2/3以上,中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约90%都是利用海上运输。
若亚洲至欧洲、地中海、非洲等地的运费大面积上涨,对我国海运业供应链带来诸多挑战:一是对于我国一些高度依赖红海航线进行物资运输的企业来说,交货时间的延长和不确定性增加其供应链风险;二是可替换航道选择性较少,如果绕行好望角,我国对欧洲的航线%的额外海运成本;三是对我国船舶运力供给的应急能力也带来挑战。
我国海运经历长足发展,从微弱到强大,已成为全世界海运大国。目前,我国船队、港口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沿海省际运输集装箱船(700TEU以上,不含多用途船)共计350艘,较2021年底增加28艘,集装箱船数量同比增长8.7%。
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加速发展,我国控制的海运船队运力规模达到3.5亿载重吨,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拥有注册船员180余万人,年均外派船员近14万人次,均位居世界前列。我国已成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的国家,海运服务网络联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港口。
2022年,全国港口累计货物吞吐量达到156.8亿吨,累计同比增长0.9%,其中2022年外贸货物吞吐量为46亿吨,同比减少1.9%;2022年全国集装箱吞吐量为29587万TEU,同比增长4.7%。
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5.4亿吨,同比增长8.5%,其中三季度增长9.5%、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分结构看,内贸吞吐量同比增长7.9%,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10.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亿标箱,同比增长5.2%,其中三季度增长5.9%、增速较上半年加快1.0个百分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海运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分析:
“十四五”时期,我国海运行业要紧紧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对标“四个一流”,以国家高等级航道和主要港口为主体,重点在“补齐短板、促进融合、提升服务、强化创新、绿色转型、深化改革”上下功夫。
2023年12月8日,交通运输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快速推进现代航运服务业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目标提出到2035年,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开放融合、智慧低碳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国际航运中心和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功能明显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力位居世界前列,现代航运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出,提升物流便利性。加强与境外港口跨境运输合作,鼓励航运企业基于市场化原则拓展内外贸货物跨境运输经营事物的规模。加快发展沿海和内河港口铁水联运,拓展主要港口国内国际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支持合乎条件的企业组织内外贸集装箱同船运输,推行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进出口双向运作模式。加快建设跨境物流基础设施,支持在重点城市建设全球性和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想要知道更多海运产业详情分析,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中国海运产业高质量发展预测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海洋运输的定义、特点、分类等,接着分析了国际国内海运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集装箱运输、石油运输、液化天然气运输、干散货运输的发展。随后,报告对海运行业做了国内外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分析和未来前景趋势变化分析,最后详细解析了与海运行业紧密关联的政策和法规。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中研网只提供资料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对有关信息或问题有深入需求的客户,欢迎联系咨询专项研究服务)